1941年,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温暖的海水向南侵袭,最南到达15°S。此次温暖海水南侵,导致喜冷水鱼类大量死亡,并在沿岸地区产生灾害性的阵雨和风暴。这是人类第一次报道厄尔尼诺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到底有多大?科学家从大气环流、地球自转速度、火山喷发等方面,通过科学推理、模型模拟与实际观测相结合的方式,探索厄尔尼诺现象形成的原因,并试图解释其产生的影响。尽管在监测和预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由于每次出现的情况都不一样,周期也不固定,科学家对厄尔尼诺现象的成因和影响机制的了解还很有限。

同时,厄尔尼诺现象还带给人们很多启示:大陆上的气候异常,往往需要从海洋上找答案;局部海区的水温异常,其影响范围可能扩展至全球……由此,科学家对海洋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研究。例如,海洋的哪些部分对全球水热平衡影响较大?除赤道附近太平洋东部海域外,还有哪些海域表层温度的变化可能影响全球气候?大洋除表层洋流外,纵向(表层和深层之间)是否存在洋流,其变化对气候影响有多大?

厄尔尼诺现象蕴含着海洋无尽的奥秘,也激发科学家无尽的探索。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