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整体性的概念是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李春芬教授在1962年出版的《南美洲地理环境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
李春芬教授认为:“所谓整体性就是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并结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外的部分。譬如,由于气候的转暖,第四纪冰川退却了,从而引起了各大洋海面的升高和海岸的变化;在陆上引起风化方式和成土作用的变化以及植物和动物的向极移动。但是整体性并不等于均一性,由于地球是一个球形,它的表面所吸收的太阳能,各部分是不均衡的;
同时地表的组成和结构又不是均质的。”南美洲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都以热带类型为主,突出地
体现着热带湿润的特性,构成了南美洲整体性的主要特性,这与南美洲的纬度、地理位置、大气环流、大陆形状以及地貌结构等密切相关。
南美洲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还表现在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一个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一个部分的变化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任何一个自然地理要素和部分的变化都要受到整体的制约。这是因为系统之所以能够保持它的有序性,就在于系统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有着稳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旦受到干扰、破坏,就将失去平衡。如南美洲西岸热带荒漠区,具有非常鲜明的干旱性。降水稀少,地表径流不足,地面硝石、鸟粪保存完好。受秘鲁寒流和离岸风的影响,冷水上涌,秘鲁沿海形成了世界著名的渔场。这些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性构成了干旱特征鲜明的荒漠区。然而厄尔尼诺现象使东太平洋赤道附近海水变暖,近海冷水性生物大量死亡。秘鲁沿海一带大量降水,造成了水灾和土壤侵蚀。靠鱼类为生的鸟类大量死亡,从而破坏了这一地区的生态平衡。而产生厄尔尼诺现象的原因,就是与大范围的海—气相互作用有关。
思考
1.运用整体性原理,分析秘鲁西海岸荒漠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尝试用示意图表示其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关系。
2.从地理位置、纬度、大气环流、大陆形状以及地貌结构等方面比较南美洲与非洲大陆,如果南美洲地理环境的整体特点是热带湿润,那么如何来概括非洲的地理环境整体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