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三圈环流的存在,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

●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在赤道附近,强烈的太阳辐射不断加热地表,暖空气稳定上升,使得近地表层的大气形成一个低压区,称为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从赤道地区上升的暖空气分别向南北方向流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流向南北的气流方向不断发生偏转,到达南北纬30°附近时,气流的方向与纬线已接近平行,空气不再继续向南北方向流动,导致空气在南北纬30°附近的高空堆积,并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区。这样就在南北半球的相应位置形成了两个高气压带,其位置大致在副热带地区,因此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两极地区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集聚在近地面,形成高压区,称为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来自副热带高压和极地高压的气流辐合上升,并在高空外流,使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一个相对的低气压带,称为副极地低气压带。

●风带。三圈环流的形成,在地球表面形成了以赤道低压带为中心、南北对称、高低相间排列的七个气压带,高低气压带之间又形成了六个风带。

副热带高压和赤道低压、副极地低压之间的气压差,使得地表风分别从副热带吹向赤道和高纬。吹向赤道的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形成东北风,称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形成东南风,称东南信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低纬信风带。从副热带高压吹向副极地低压的风,因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变为偏西方向的风,即西风。在北半球为西南风,

在南半球为西北风。这两个风带统称为中纬西风带。极地高压的下沉气流在低空向低纬度地区运行,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偏转为偏东风,称为极地东风带。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的位置随季节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南北移动,这就导致了风带和气压带也呈季节性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冬季南移。

思考:降水的多少与气压带及风带之间存在什么联系?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