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坡村落
半坡村落遗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郊,建于距今6800~62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是先民在接近水源又不会被洪水淹没的河流阶地上,建造的相对集中的居住场所。该遗址表明,当时的村落已经有了初步的功能分区,如居住区、公共活动区、制陶区、墓葬区、防御壕沟等。在我国,类似的遗址还有许多。这些遗址大都坐落在河流阶地上,这说明先民在选择居住地时,已充分考虑到地形和水源对聚落的影响。

蜀道如今变通衢
四川盆地地形封闭,对外联系不便,素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在历史上,出入四川盆地主要依赖南、北两条线路。北线剑阁蜀道是过剑门关、棋盘关后,穿越米仓山,再往汉中去的山路,以“剑门天下险”闻名;南线出夔门,
经长江三峡,到达湖北,以“夔门天下雄”著称。如今,随着宝成、成昆、襄渝、成渝、川黔、西成等铁路以及一系列公路的建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四川盆地对外交通联系困难的封闭格局。
雅西高速从四川雅安到西昌,全长240千米,于2012年4月全线通车。雅西高速由四川盆地边缘向横断山区高地爬升,线路展布于崇山峻岭之间,平均每向前延伸1千米,海拔就上升7.5米,被称为“天梯高速”“云端上的高速公路”。
西成高铁全长658千米,于2017年12月全线开通运营,是我国第一条穿越秦岭的高速铁路。西成高铁自西安南下,穿越关中平原、秦岭山脉、汉中平原、
巴山山脉,进入四川盆地到达成都,全程运行时间约4小时。成贵高铁从成都到贵阳,全长648千米,被称为“世界第一条山区高速铁路”,于2019年12月建成通车。这两条铁路的建成,大幅度加强了四川盆地与西北地区和华南沿海的交通联系,促进巴山蜀水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