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任务。黄土呈灰黄或褐黄色,是一种质地均一的第四纪土状堆积物,具有多孔性、垂直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块沿着破裂面没有发生或没有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发育等特点。黄土物质的颗粒以粉沙(0.005~0.05毫米)为主,富含CaCO3。全球黄土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干旱或半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区;我国黄土主要分布在黄土高原,呈东西向带状分布。我国黄土区的西面和北面与沙漠相连,从西北向东南依次为戈壁、沙漠、黄土。

黄土地貌以地面破碎、沟谷众多为主要特征。它可分为黄土沟谷地貌、黄土沟(谷)间地地貌等类型。按沟谷的发育阶段,黄土沟谷地貌可依次分为纹沟、细沟、切沟、冲沟四种类型。坡面上最常见的是细沟和切沟。细沟的规模较小,可以横跨耕作;切沟的宽度和深度都较大,不能横跨耕作。黄土沟(谷)间地地貌可分为塬、墚、峁三种类型。黄土塬是顶面平坦宽阔、面积较大的黄土高地,黄土墚为长条状的黄土高地,黄土峁是一种孤立的穹状或馒头状黄土丘。

(1)黄土的物质组成和分布特征反映了黄土的成因。列举黄土是风成的证据。

(2)推测黄土墚和黄土峁的形成过程。

(3)根据黄土高原的区域特征,提出治理水土流失的对策措施。

2.绝大多数地震是由地壳深处断层的运动引起的,如果运动足够强烈,地表就会产生裂缝。随着岁月的流逝,沉积物会慢慢将地表的裂缝覆盖,下一次地震又在地表形成新的裂缝,然后再堆积新的沉积物。经调查,图2-46所示地区的地层无层序颠倒和缺失现象。读图,完成相关任务。

(1)该地区地质历史上至少发生过几次地震?判断这几次地震发生的先后顺序,并说明理由。

(2)该地区的地面上,难以找到古地震留下的痕迹。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结合所学知识,议一议,该地区大致经历了怎样的地质演化过程?

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前述河流弯道横向环流原理,完成相关任务。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北的岷江中游,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公元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于工程设计科学合理,2000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网纵横、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都江堰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分水鱼嘴位于河流进入弯曲河段处,把岷江分成内江和外江。宝瓶口位于该弯曲河段凹岸中部,是内江河水进入灌区的入口,入口处窄而深。在宝瓶口的右侧,是宽而浅的飞沙堰,飞沙堰的泄洪水道上建有一座溢流低坝。

(1)在洪水期,为什么都江堰能保证灌区不受洪水威胁?在枯水期,又如何保证有足够的水量进入灌区?

(2)为什么都江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泥沙通过宝瓶口进入灌区?

4.大自然的创造力令人叹为观止,天长日久,岩石被“雕刻”成各种奇妙的地貌,真可谓鬼斧神工。读图2-48,完成相关任务。

(1)上网查找资料,了解上述地质景观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制作PPT,向同学介绍若干中外地质美景,并说明其景观特点及形成原因。

下载PDF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滚动至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