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而言,与同一纬度的平原相比,山地、高原风大、气候寒冷,土层浅薄,交通不便,不利于发展生产的因素较多。而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交通便利,易于开发。因此,平原地区人口分布比较稠密,而山地、高原的人口分布比较稀疏。但低纬度地区人口也可能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如墨西哥城和昆明。山区地表的崎岖程度、坡度、坡向也会对人口分布产生影响。
与阴坡或背风坡相比,阳坡或迎风坡较为温暖湿润,人口密度大一些。山间盆地、山谷等适于人类居住,人口分布相对集中,在地图上聚落形态呈斑点状或条带状。
地表形态影响农业的发展类型。一般来讲,平原地区适宜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宜发展林业或畜牧业;丘陵地区可以改造为梯田,发展种植业或林业。
地表形态影响着农业的生产规模和机械化水平。一般而言,地表形态平坦、集中成片的平原地区有利于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农业更易向专业化、规模化和商品化方向发展。而地表形态崎岖的山区或丘陵,农业的发展规模和机械化水平受到制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