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罕坝林场位于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的最北部,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历史上,塞罕坝地区水草丰美,森林茂密,乌兽繁多。清朝康熙年间曾在此设立木兰围场,成为皇家狩猎之地。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木兰国场开国放垦,树木被大肆砍伐,加之山火不断,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原始森林几乎荡然无存。

塞罕坝地处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是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所在的华北平原之间的一道绿色屏障,能有效阻挡风沙向南侵袭。如果说浑善达克沙地与北京之间有一扇门,塞罕坝就是那道门l习。防治风沙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塞罕坝植树固土,才巴森林植被恢复起未。1956年3月,我国开始有计划地绿化这片荒山荒地。1962年建立了塞罕坝林场。从1962年到2023年的61年间,塞罕坝地区的人们持续努力,在极其恶劣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下,创造了沙漠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奇迹。塞罕坝林场的林地面积由建场前的1.6万公顷增加到7.7万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场前的门.4%提高到82%;林木总蓄积量由建场前的33.6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8万立方米,增长了约31倍。塞罕坝林场资源总价值超过200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入超过6亿元。如果按1米的林距排列,塞罕坝林场现有林木可绕地球赤道整整12圈。
2017年12月5日,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荣获联合国环保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塞罕坝林场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是全球环境治理的”中国榜样”。
塞罕坝林场的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真正的金山银山。
思考:1.塞罕坝林场的人工林对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2.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对塞罕坝林场的影响又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