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海水密度的变化比较复杂,与温度、盐度和压力都有关系。在大洋表层,海水密度主要取决于温度和盐度的变化。例如,大西洋赤道附近温度偏高,盐度稍低,表层密度小,由此向两极逐渐增大。在副热带海区,虽然盐度偏大,但因温度下降幅度不大,尽管密度增大,却没有出现极值。
随着纬度增高,虽然盐度剧降,但因温度降低引起的增密效应,比盐度降低引起的减密效应要大,所以密度继续增大。最大密度出现在寒冷的极地海区。在河流入海口,由于盐度低,因而密度较小,但河水挟带的泥沙可使密度变大。

海水在垂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密度跃层,不同纬度海水密度垂向差异很大。在低纬度海区,由于表层海水温度高,海水密度相对较低。从海面到一定深度,受海水运动的影响,海水混合良好,因此海水温度和密度的变化不大。随着深度的增加,海水密度迅速增大。但到一定深度之下,海水密度基本不变。在高纬度海区,海水密度在垂向上的变化很小。
活动:1.表层海水的密度可以直接进行测量,是否也可以将深层海水直接提升到海面来测量其密度?为什么?
2.读图4-19、图4-20,说出海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变化的特点,以及不同纬度海水密度随深度变化的特点,并简要分析成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