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圈层。这些圈层与岩石圈一起,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

大气圈:大气圈指环绕地球的气体层,其下部的边界为地球海陆表面。大气的密度随着高度增加而逐渐减小,在2000-3000千米的高空,地球大气的密度已经与星际空间的密度非常相近,这个高度可大致看作大气的上界。
水圈:水圈是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的不规则圈层。它包括地表水(海洋、河流、湖泊等)、地下水、大气水、生物水等。地球上的水中有97%是海洋咸水,3%是淡水。约2/3的淡水储存在南北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中。

思考:知道了地球淡水的构成,反思自己在日常用水行为中,应做出哪些改进。
生物圈:广义上的生物圈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构成的圈层。狭义上的生物圈则指生物本身。生物圈并不单独占有空间,而是存在于大气圈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上层。生物绝大部分集中在地面以上100米至水面以下200米之间,这是生物圈的核心部分。生物圈的质量仅相当于大气圈质量的1/300、水圈质量的1/7000,但是它非常活跃,是一个特殊和重要的圈层。
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各圈层基本是上下平行分布的;但是在地球表面附近,各个圈层却是相互渗透,甚至是相互重叠的。